我区推出群众困难诉求“菜单”式收集、整理、解决模式增强“走基层”活动实效
记者日前从区委“走基层”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获悉,在新的一轮“走基层”活动中群众“点菜” 街道社区“下单” 干部“接单”,为进一步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区推出群众困难诉求“菜单”式收集、整理、解决模式——由街道社区收集居民需求并结合社情实际,梳理需对口联系部门或区级领导为民服务的“菜单”;各对口联系部门、区级领导结合基层群众“下的菜单”,在定点联系社区“认领”服务项目和岗位,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这种模式实质就是基层群众‘点菜’,街道社区‘下单’,机关干部‘接单’。通过这种模式能进一步增强‘走基层’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区委“走基层”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这种“自下而上”确立的服务内容外,在今年的“走基层”活动中,我区还制定了许多“自上而下”的活动内容。
群众“点菜”街道社区“下单”干部“接单”
真正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 “吴大爷在家吗?我们是街道的,今天特地过来看望您,了解一下您近期的情况。”1月21日,双桥子街道几名机关干部来到水碾河路北社区居民吴光权家中,了解其有无生活困难、收集问题诉求。 近段时间以来,在全区各街道社区,机关干部像这般深入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家里访贫问需的事例比比皆是。“机关干部会将掌握的情况登记在册并提供给对口联系的部门或区级领导,方便他们在开展‘走基层’活动时更有针对性,更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区委“走基层”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1月底前,我区各街道社区将梳理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需求,并与结对的机关部门对接,帮助其在“走基层”活动中更好地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去做,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去改,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受到变化,避免没有针对性地“走过场”。 同时,按照我区2015年度集中开展“走基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各街道社区还将根据居民需求,结合社情实际,梳理需区级领导为民服务的“菜单”并报告联系区级领导;各区级领导结合分管工作和社区提供的服务“菜单”,在定点联系社区“认领”服务项目和岗位,带头开展志愿服务。 由此便形成“基层群众‘点菜’、街道社区‘下单’、区级部门或区级领导‘接单’为民解难服务”的闭环流程,切实提高“走基层”活动的针对性,真正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
结合实际满足“走基层”需要
“自上而下”活动内容同样丰富 不难看出,“基层群众‘点菜’、街道社区‘下单’、区级部门或区级领导‘接单’”的“走基层”活动内容确定方式是“自下而上”的,而这并不能完全满足“走基层”活动“下情上传、上情下达、上下互通互动”的需要。在今年的“走基层”活动中,我区还结合实际制定了许多“自上而下”的活动内容—— 区级领导干部的“走基层”活动还包括深入联系点宣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等;区级部门的“走基层”活动还包括到联系社区开展一次法制宣传教育,落实部门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与联系点社区志愿者组织结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街道的“走基层”活动还包括对社区和本级的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信息“三本台账”更新,确保民情全覆盖等。 “按照相关要求,区级部门在3月底之前至少要参加一次社区群众性活动,感受社区风貌,听取民情民意;同时,各街道也要通过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岗位需求和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方便机关党员选择参加。”区委“走基层”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今年将进一步把“走基层”活动与深化“机关干部进网格”、“党员义工”、“双报到”等工作,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等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据悉,春节临近,区级领导、区级部门、街道近期将在“走基层”活动中突出做好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慰问,低收入家庭、重大疾病家庭和贫困学生家庭救助救济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