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奋进、统筹发展”工作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做强产业支撑为重点——2月4日召开的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并提出落实这一总体要求的关键是要坚持“高端发展、组团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主路径,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三量齐升”。与会人员就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工作部署等展开热烈讨论并纷纷对下一步经济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高端发展
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发展方向
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后劲 要坚持高端发展,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理念,下大力气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进一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聚地,推动我区经济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做强产业支撑是成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实施“产业立城”战役,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后劲。 要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首先就要围绕高辐射,调空间结构。龙潭总部经济城管委会主任商虎军认为,我区应加快做大产业规模和实力,大力引进一批代表未来方向、市场前景广阔、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项目,将龙潭总部经济城打造成产城相融互动、发展体系完备,集聚规模大、综合效益优、发展环境佳的中西部“总部经济发展新标杆”。 “我区还应该瞄准高端,调产业结构,要把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区投促局局长邱长宝说,区有关产业牵头部门要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就产业规划、重点、政策等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工商部门还应该主动积极加强配合支持,加强策划包装,对楼宇整体业态分析定位,确保招大引强。 “目前我区正在建立健全‘133’现代产业体系,猛追湾街道将充分利用‘四院三司’等央企聚集的优势,发展壮大能源、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环保和建筑工程、医药食品、服务业等产业总部集群。”猛追湾街道党工委书记韩际舒表示,该街道将抓住机遇,力争全年引进注册总部型企业250家以上,猛追湾总部集群产值突破1200亿元。
关键词 组团发展
使产业功能区成为
牵引成华经济发展引擎 要坚持组团发展,围绕“一核三轴六区”产业功能区,切实优化提升各个组团的产业层次和功能品质,使之成为牵引成华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中心城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我区“一圈二城三区”产业功能区既是经济发展的“高地”,又是辐射带动的“发射器”。 “我们将继续以调整结构为主线,提升产业支撑力。”建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楠说,近年来,该街道牢牢把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这根工作主线,着力提升建设路商圈的产业支撑力。目前,该街道正着眼于破解产业存量与增量两者之间的结构调整,并计划推进建设路商圈的品牌再提升、再打造。建设路商圈推进办主任张明德表示,按照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该办将不断推进建设路商圈存量提档升级、增量高位起步,并在抓好投资提升商业体量与利用“一网两库”的新型载体提升招商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制造“大事件”效应营销城市,“我们计划举办建设路商圈摄影和微电影大赛,持续举办并做强建设路商圈购物节品牌,引进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参与商圈营销,打造智慧商圈,在全市打响‘繁华建设路 天府新商圈’的崭新形象。”张明德说,只要坚持高端发展、组团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主路径,在不久的将来建设路商圈一定能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购物中心、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地乃至成都新兴百亿商圈发展典范。 据悉,目前我区正以“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视野,突破思维定势、加快思维转变,立足“高端发展、成长型、服务型”对建设路商圈启动“小街区规划”编制和“点轴发展”载体建设,构建起“T”形中心区+六大商业引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与春熙路-盐市口商圈并驾齐驱的新商圈。 区交通和市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海云认为,对于八里庄创意商务区、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及新客站城际商旅城等产业功能区来说,要实现产业层次和功能品质优化提升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加快各功能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促建。周海云与区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雷霆在讨论中均表示,将在实际工作中继续着力加密路网,消除交通梗阻,加强与市级平台公司的沟通协调,力争加快打通城市交通“大动脉”,为“一圈二城三区”产业功能区组团发展“铺红毯”。
关键词 创新发展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积累释放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红利 要坚持创新发展,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解决发展所有问题的“总钥匙”“总开关”,摆脱固有的“路径依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向创新要潜力、要活力、要动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积累和释放红利。 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最鲜明的一个‘新’,就是动力新,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加快转向创新驱动。要更加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搭建创新与资本结合的有效途径,推进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区经科局局长阮强表示,在创新驱动的影响下,今年力争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产值突破150亿元、列入全省科技创新重点产业园,携手成都理工大学共同打造地质勘探、新能源等领域研发应用创新科技园,真正把成华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 改革是发展的开路先锋,开放是发展的活力源泉。越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越是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一“老法宝”,做到常抓常新。“今年我区提出要在面上细化制定改革工作要点,尽快推出一批既具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区发改局局长邱荣涛说,我区提出的对已经出台的重大改革方案,要倒排时间、逐一跟踪,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已定改革事项尽快落地、见效;对正在制定的改革方案,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尊重和发挥基层、群众首创精神,努力提高方案设计质量,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改革创新的驱动下,最终形成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等突出问题,我区要大力推进工商登记注册‘先照后证’、招商引资目标考核等经济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政府大部门制、行政审批集中办理等行政体制改革。”区工商局局长颜从平表示,要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抓紧选育一批细分市场巨大、技术优势明显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加快形成业态高端、梯次衔接的现代企业集群,不断拉伸产业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 招商引资是成华集聚生产要素、加速资本积累的直接路径,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推手。为此,区投促局局长邱长宝认为,我区应该围绕新建和已有载体、主导产业、目标企业开展招商工作,围绕项目、科技创新做大文章,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同时要针对产业转移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紧扣成华发展现实需要,大力提升招商水平,运用精细招商、活动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围绕产业升级着力招大引强、围绕集聚发展补链强链、围绕创新驱动招才引智。同时他认为我区还应大力引进创新创业人才,支撑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生动局面。
关键词 和谐发展
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要坚持和谐发展,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持续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 “我们要抓住‘北改’和‘四改六治理’的机遇,珍惜来之不易的政策支持。”区房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蔡云说,坚持和谐发展就要抓牢民生工作,作为我区“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中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和老旧院落改造工作的牵头部门,该局将围绕民有安居,力争实现第一批“棚改”已开工项目尽早完工,积极推进第二批项目的尽早实施,并着力包装一批“棚改”精品项目。对本次“四改六治理”十大专项行动中的老旧院落改造工作,区统筹局局长刘建昌与蔡云达成了一致意见——纳入改造的老旧院落中存在的雨污管网改造等公共基础设施改造问题,因经年日久、前期建设“欠账”较多,在改造中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实现“标本兼治”。刘建昌还拿河渠污染治理举例:“只有从源头上治理,才能让成华的环境更宜人、群众住得更舒心。” 二仙桥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刘吟表示,近年来,该街道受益于“北改”,经历了一批企业的搬迁改造后,辖区面貌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现阶段我们街道的经济支撑较弱,基础设施配套特别是路网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刘吟说,希望区级各部门加大对该街道的支持力度,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形成多方合力,让辖区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