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想方设法为居民解决停车难问题后,没想到却“引火烧身”带来“麻烦”,为彻底解决人车混行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社区决定对院落大门实施改造。面对资金缺口难题,社区一班人决定“俭省节约”从办公费里挤出钱凑够工程资金。被戏谑为“抠门书记”朱祥忠和社区工作人员“精打细算”,小到5毛钱一支的笔芯,大到几十块钱的出租车费,他们能省就省,最终在办公经费中省出钱凑够工程款。改造后崭新的“三道”彻底改变了过去“人车混行”的状况,真正实现了机动车、电瓶车和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全隐患问题!社区居民一个个都夸:“老朱这个‘抠门书记’果真名不虚传,硬是靠‘抠门’给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
“抠门”为民办实事,“抠门”为民解难题,“抠门书记”带着一个个“抠门”工作人员,正走在更好地服务群众的路上……
办好事带来“麻烦”
一根横杆巧解难
“我们新修的停车棚都启用一个多月了,贴了通知这么久,也上门催了好几次,您的停车费好久才交哦?”
“没交停车费的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干嘛非盯着我不放?”
“您的车停在这儿,我们负责看管,哪有不交费的理儿?”
“先收别人的吧!别人交了我才交!”随着“呯”重重的一声关闭车门,一辆车“冲”进大院…… ——这是2014年7月的一天下班时间,发生在圣灯街道办事处崔家店北一路88号院落(下称88号院)大门口的一幕:门卫师傅向一名业主催收停车费,却遭到该业主一番“抢白”,业主劈头盖脸一通话把门卫师傅“呛”了个大红脸后,一扭头上车“扬长而去”! 就在两人交涉时,不远处把两人对话听得清清楚楚的关家社区书记朱祥忠眉头皱成了个“川”字——朱祥忠怎么也没想到,好心好意为居民办了件好事,社区却“引火烧身”引来了“麻烦”…… 88号院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规划时没有停车场,但随着近年来群众收入的提高,购买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到2014年初,88号院居民的私家车拥有量已达200部,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因大家都随意把车停在小区内路边等空地,经常导致消防应急通道堵塞,一旦院内有突发事件消防车和救护车开不进来,将会带来难以预测的后果!朱祥忠异常着急,他根据院落内部及周边情况,先将小广场设为临时停车场缓解“燃眉之急”。我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的去年4月初,区领导、街道办事处领导在了解到88号院居民的“停车难”问题后,第一时间和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协调,最终该中心将88号院落墙外、紧靠方家河的一块已征未用空地暂时借用建成居民临时停车场。4月9日,施工队平整场地后很快就打围施工。两个月后,经紧张施工停车场终于建成,居民的私家车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固定停车位了,大家一个个露出笑脸! 停车场解决了居民无处停车的问题,《新成华》也曾对此作专题报道。然而令社区工作人员始料未及的是,办好事却带来了新问题:过去居民随意在院内停车,车辆安全缺乏保障;现在有了停车场,社区也安排人员看车,车辆安全得到了保障,经社区“两委”研究,决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收取停车费——这本来是合情合理的事,但某些居民可心里不痛快了,任凭社区工作人员张贴通知、上门催交……仍有部分人就是拖着不交费!虽然不交费的是少数人,但那些交了费的住户自然心理不平衡,对社区不能“一碗水端平”颇有怨言,并先后有住户找到社区,说再这样下去他们也不交费了! 这次,亲眼所见更让朱祥忠意识到要赶快解决问题的迫切性。门卫师傅尴尬地向朱祥忠摊摊手:“朱书记您都看到了,要是大家一个个都不交费,咱这停车场怕是要关门喽!” 关门肯定是“下下策”,怎么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呢?朱祥忠紧急召集社区所有工作人员集思广益。经大家商议,最终决定采取一个虽简单但基本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大门口安装门禁系统,对拒不交停车费的车辆,“谢绝”开进大院! 之前88号院是“敞开式”大门,客观上也造成私家车无论是不是交了停车费都能“自由出入”的状况。随即,由自治小组从院落管理节余资金里拿出3000元,社区又另外筹资1.45万元,共花费1.75万元对大门口安装了门禁系统——一根横杆横在门口,并“立杆见影”见到了效果,那些拖着不交费的私家车主自知理亏,一个个先后交上了费。停车费公平有序收取,也让其他有怨言的住户消了气,社区和居民的关系更融洽了,居民之间也不再为谁交费谁“逃费”而“攀比”了……
“俭省节约”筹资金
“抠门书记”遭揶揄 门禁系统启用后,停车费问题迎刃而解,社区工作人员刚松口气,这天上午,88号院大门口却又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某住户从停车场开车出来拐弯向大门口方向行驶时,刚好另一位居民手牵手送娃娃去幼儿园走到旁边,因车速快差点撞到娃娃,把娃娃吓得哭出声来。车主紧急停车后,被娃娃家长挡到车前理论,双方话不投机争吵起来。不一会儿围上来十几个居民,有指责车主车开得太快的,有指责娃娃家长小题大做的…… 来上班的社区主任张素华刚好碰到,“快别吵了,有话好好说嘛!”张素华忙上前劝架。看到社区主任,居民矛头一转抱怨起来——“就这么一个大门,人车混行你来我往的,太不安全了哇!”“装了门禁是把机动车‘管’住了,可电瓶车自行车咋办?还不是一窝蜂打门口进进出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什么的都有。“现在大家伙儿都着急去上班,你们双方都让一步,先别吵了好不好?今后大家进出大门都注意点哈!”张素华劝开吵架的两人,又劝说大家各自散去。 到办公室后张素华马上向朱祥忠汇报此事。其实,此前社区针对如何保障居民安全进出大门就已专题研究——门禁系统启用后,因所有的机动车、电瓶车、自行车和行人“一股脑儿”都必须经横杆处通过,不仅容易导致门卫在放行机动车时“顾此失彼”耽误其他骑电瓶车、自行车或步行者时间,而且还因人车混行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停车场距大门不足百米,车辆进出大门、停车场过程中无形又增加了安全隐患。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装门禁已经基本解决部分住户拖欠停车费问题,如果把安全隐患问题彻底解决,才真正“治标又治本”!朱祥忠和社区工作人员在大门内外仔细观察后,经过“两委”研究最终确定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对现有的大门及内外两侧彻底改造,变“人车混行”为“各行其道”! 根据计划,改造工程将以现有的大门为基础,将宽的一侧作为机动车专用道;较窄的另一侧作为电瓶车、自行车通道;同时打通大门旁边1.5米宽的围墙作为人行通道出入口并仅供步行——改造后即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方案确定了,接下来却遇到了最关键也是最实际的困难——改造费用该从哪里出?按规定,街道拨给社区的公共服务资金可以用在该改造工程上,经“两委”研究,决定动用该年度下半年的4.9万元服务资金,但根据工程费预估,还有最低1万元的缺口,这些钱怎么筹?再向街道“伸手要钱”倒也无可厚非,可这样一来,又给上级部门带来压力。朱祥忠一咬牙:“我们自己能想办法解决问题,就不要麻烦上级!”“两委”成员一碰头,大家不谋而合都想到了一起:从办公经费里挤也要挤出这笔钱! “两委”达成一致的第二天,社区工作人员在打印材料时发现打印纸快用完了。往常遇到这种情况都是工作人员打电话请商家送货上门。“商家上门服务肯定会多赚钱,与其坐等商家上门,还不如我们自己去市场上买!”朱祥忠安排工作人员坐公交车到荷花池批发市场一问,果不其然,批发市场的打印纸价格比送货上门便宜一大截!最终,工作人员货比三家又“价比三家”后,以0.029元一张的价格购买了两包打印纸,而商家送货上门每张价格是0.05元,自己购买几乎便宜一半! 打印纸可以省下钱,打印机也可以省出费用——没过几天,办公室那部打印机需要加墨,如果按照常规请电脑公司的师傅来加墨,按墨的质量价格为150元-180元。因事先忽略了这一点,当天,电脑公司的师傅都到了社区办公室,朱祥忠硬是“厚着脸皮”请师傅回去:“我们还是自己去买墨回来加,不好意思哈!”原来,朱祥忠趁着对方不注意,“偷偷摸摸”跑到门外打电话咨询了新世纪电脑城,了解到在那里买同样质量的墨能便宜80元。上门的师傅老大不乐意:“又不是花你个人的钱,公家的钱多几十块算啥子哦!没见过你这样的干部,真够抠门的!”
被别人揶揄为“抠门”,朱祥忠不以为意:“只要能省下钱把大门改造工程顺顺当当做下来,我‘抠门’也是理所应当!”
“抠门”为民解难题
“各行其道”除隐患 为了加快改造工程启动进度,社区一方面节约办公费开支省钱,一方面迅速联系施工队并投标比选。没几天,施工预算造价出来了:7.2万元,比最初社区请专业人士预估的高了8000多元!报账员夏昌志反复查看造价详单后向朱祥忠建议:“我仔细看了详单,发现很多费用我们可以省下来!”两人又翻来覆去比对,查出好几项能省钱的环节,比如按施工队的预算,用人工挖地基需花费好几天时间,若换成小型挖掘机,则耗时既少又能节省至少上千元! 就这样,朱祥忠等人“抠来抠去”,最终使施工预算降到最低并确定了施工队。开工前,朱祥忠悄悄把施工队长拉到一旁:“施工费可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凑够的,希望你们一定要保证质量……”队长乐了:“你别看我们头一天来,可早就耳闻朱书记为凑工程费特别‘抠门’的事儿了。您放一百个心,我们绝对保质保量!” 因“抠门”已“名声在外”的社区一班人,并不觉得“抠门”有什么不好,随着施工的推进,已经养成节约习惯的他们,决心将“抠门”进行到底——在任何一个办公室,签字笔都是最普通不过、必不可少的办公用品,而且几乎任何一支笔用完墨后都会被扔进垃圾袋,重新换新笔。但在关家社区,工作人员却围在一起专门算了一笔账:便宜的签字笔,根据质量高低批发价1-2元钱一支;而如果只买笔芯,每根花费是5毛钱。“一支两支不显眼,可多了就能省出钱来啊!”就这样,社区工作人员开始到批发市场批发笔芯。在此过程中,社区主任张素华又发现一个“潜规则”:一盒笔芯按标准是12支装,但有的商家出售的却是每盒10支!“我们的目的是买相因,可不能买‘偷工减料’的笔哦!”张素华一家一家轮换着找信得过的商家,有的商家见她如此较真,不禁撇嘴冷嘲热讽:“才不过三块钱五块钱的事儿,没见过你这么斤斤计较的!” 10月中旬的一天,社区的打印机出现故障,对如此“精打细算”的社区工作人员来说,当然不可能请维修师傅上门服务。正当工作人员把打印机打好包准备打出租车去维修时,被朱祥忠喊住:“打车得花好多钱?咱能不能骑电瓶车去?”社区到电脑城15公里,单程约40元,往返就是80多块钱……几个人粗略一算,都同意骑电瓶车去! 社区从书记、主任到普通工作人员,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把“抠门”当成习惯,甚至都“抠门”到了自己的牙缝里——一天下班后,因和施工队就一个施工细节问题商议并在现场把关,所有工作人员都忙到晚上9点过,此时,圣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罗幼琴闻讯赶来,正赶上十来个工作人员一人捧着一盒方便面在吃加班饭……罗书记愣了,忍不住“批评”朱祥忠:“老朱啊,这已经是我第三次碰到你们加班吃方便面了,可不能太亏了大伙儿身体啊!”“我们也是想尽量给公家省点钱哇!”社区副主任李世明接过话,“吃方便面又快又省事,几分钟就搞定了!”——其实,加班饭吃方便面,已经成为社区“公开的秘密”,事后朱祥忠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一盒方便面4.5元,而一盒盒饭最起码15元,能省钱干嘛不省?” 经过紧张施工,2014年10月29日,大门改造工程正式完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崭新的“三道”——机动车专用道;旁侧的电瓶车、自行车通道;加了专用门、仅供步行的人行通道。改造后的“三道”彻底改变了过去“人车混行”的状况,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全隐患问题! 通过崭新的“三道”时,社区居民一个个都喜滋滋地笑得合不拢嘴。“老朱啊,你这个‘抠门书记’果真是名不虚传,硬是靠‘抠门’给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哇!”一位九旬婆婆拄着拐杖慢悠悠走过人行通道,拉住朱祥忠的手好久不放,婆婆告诉他,过去进出大门总担心来往的汽车、电瓶车,现在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只要出发点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好务,人人说我‘抠门’我也不介意!”接受采访时,望着通过“三道”的一个个居民的笑脸,朱祥忠掷地有声道。“抠门”为民办实事,“抠门”为民解难题,“抠门书记”带着一个个“抠门”工作人员,正走在更好地服务群众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