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净的皮肤、秀气的脸庞,鼻梁上架着眼镜,眼睛里依然投射出坚定和智慧的光芒。虽然因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方便,但她依然选择坚持实地入户走访辖区内每一户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需求,量身订制援助方案。她,就是被众多残疾人称为最美“守护天使”——成华区双桥子辖区的残疾人专职干事羊波。
在她的努力下,仅去年双桥子辖区就有323人享受残疾人特困专项生活补贴,为166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为11名残疾人解决了灵活就业补贴,为219名残疾人购买了基本医疗保险,有82户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享受了5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自强助学金,有53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到了每月100元的居家托养补贴,还有一部分残疾人通过帮助走上了新的就业岗位,开始了他们的崭新人生。
一组组看似简单的数据,却凝聚着羊波这位普普通通的残疾专干的智慧和心血。正是凭着对残疾人事业的满腔热忱,不计名利,埋头苦干,正是她无怨无悔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了一个个残疾人和残疾家庭的希望与梦想。
10年坚持只为一个坚定的承诺
“这种情况,可以申请残疾人用品用具需求,每年年初登记,社区必须先登记再上报,我先把表格发给你。”昨日上午10点,当记者来到双桥子街道办事处社会建设科办公室时,羊波刚刚接听完来自社区联络员的咨询电话,还没有来得及打招呼,她的电话又响起来。
“不好意思,最近在忙成都市困难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金发放的资料申报,今年的审核条件更加严格,咨询电话很多。”羊波歉意地笑笑,一边忙着解答电话咨询,一边做着详细登记。
“我希望吃透每一项政策,为残疾人争取到政策许可范围内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从羊波朴实平凡的话语中,透出对工作的执著和坚守,而这种执著和坚守一干就是10年。
2004年,当羊波以成华区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招聘到双桥子街道办事处任残疾人专干时,她没有想到,这份曾定位为养活自己、临时过渡的工作,成了自己奋斗了10年甚至一辈子的事业。
双林中横路14号的邓海伦患有先天性脑瘫,父亲几年前因不堪压力自杀,水碾河北一街的赵平建是听力二级残疾,儿子在读职高,爱人患有红斑狼疮……虽然自己也算残疾人中的一员,对这份工作也有思想准备,但随着实地走访的深入,辖区内不少残疾人家庭的现状让她寝食难安。
“一些精神智力重度残疾人带给家庭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无比沉重。我也是残疾人,我能够真正体会到这种压力和绝望。要让残疾人得到更多关心和关爱,不仅仅是完成一份工作,而是真正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贴心服务。”走上残疾专职干部岗位时,羊波就对自己许下了坚定的承诺。
量身服务
让更多人感受关爱和希望
双桥子街道辖区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的纯居民住宅小区,还有五冶、四二O厂、六五厂三个大型国有企业家属区,区域内残疾家庭达1257户,数量居成华区第一。
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羊波正式上岗后,克服自身行动不便的困难,到社区院落逐户走访,了解残疾人及家庭情况,并按肢残、智残、视力残疾等残疾类型进行分类建档,以便实施动态管理。针对辖区内每个残疾人的家庭基本情况、就业状况、婚姻状况等不同情况,综合利用各种有利于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政策,为他们量身订制援助服务方案。
家住双林中横路14号的邓海伦患有先天性脑瘫,父亲几年前因女儿残疾、家庭生活贫困,不堪重负,含恨自杀,母亲又失业下岗在家,生活几乎陷入绝境。羊波针对海伦一家的实际情况,经过三易其稿,量身制订了一套包括解决生活来源、康复治疗在内的援助服务方案。在羊波的不懈努力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很快,海伦一家享受到了房屋实物配租,并为她们办理了每月490元的低保金,海伦也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重返校园继续学习。“看到海伦一家开始新生活时,当时我比其他任何人都高兴。”羊波回忆说。
“帮助残疾人,不仅是要尽力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境,更重要的是重燃他们生活的信心。”在多年的残疾人工作中,羊波总结出自己的经验。通过走访,近年来,羊波更帮助了数十名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树立了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倾情助残
在点滴中收获幸福快乐
翻开工作日记,记录下每天为残疾人做了哪些事情;打开电脑,看看工作群里有没有最新工作安排;查看资料,把当天要走访的残疾人资料了然于心……这是羊波在工作中养成的习惯。10年来,始终如一。
每帮助一名残疾人,羊波都会在工作笔记本上做下记录:帮胯关节先天脱位的李某联系到文员工作;帮年轻女孩佳佳领到了助听器;为90多岁的叶大爷宣传了区上最新出台的残疾人养老保险政策……不知不觉间,她已经写满了几十本笔记本。
一本本厚实的笔记、一段段真实的记录,生动地反映了羊波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成效。“每当我帮残疾人办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后,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羊波说,每当回忆工作上的点点滴滴,最幸福的记忆总是与身边的残疾人的欢声笑语相连。“他们的笑容,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好肯定,也鼓励着我将残疾人专干这份事业奋斗下去。”对于今后的职业规划,羊波给出了答案。
他们说>>>
帮扶对象小岳: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位“美丽天使”
在她的帮助下,我不仅完成了大专学历,毕业后还帮我在外企找到一份工作。现在既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认识了不少朋友,已经完全融入社会,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位“美丽天使”。
高龄残疾人叶明才:
她让我成了享受惠残政策的“第一人”
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针对60岁以上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惠残政策后,小羊多次上门给我宣传,耐心帮我算账,让我成了享受惠残政策的“第一人”, 现在的生活有保障,再也不用发愁了。
双桥子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洪成:
她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羊波全身心投入到为残疾人服务的事业中,不但工作兢兢业业,还善于学习爱钻研,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两次在全市残联 论文比赛和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奖,去年代表四川省在全国残联举行的“2013年度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全国经验交流会”作交流发言,她是我们基层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和学习的榜样。
记者手记>>>
坚守
的意义
“很累,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当我提出如何看待这份工作时,羊波坦然地回答。是的,面对社区内1257名智力、精神、身体不同程度的残疾人,每年对每一户的实地入户调查,随时接听电话解答的状态,尽心尽力为每一位有需求的残疾人制订援助方案……10年来,上述诸多繁琐环节都让她的身体和心理超负荷地运转。
“为什么坚守?”我继续追问。羊波没有回答,随后她拉着我一道去双林社区实地走访了几户援助对象。
“妹子,谢谢你,今年下半年拿到退休工资请你吃饭,一定要来哈。”每次从杨国庆的小摊前路过。这位60岁的下岗工人都要“提醒”她。通过政府、社区和羊波的努力,这位腿脚不便的中年人结束了自制手推车卖冰棍的困顿生活。目前靠着社区搭建的3平方米小卖部解决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谢-谢-羊阿姨。”每次入户调查,虽然口齿不清,重度脑瘫患者、肢体一级残疾的龚苏仍然艰难地表示着他的感谢。在羊波不懈努力下,龚苏开起了淘宝店,越来越接近自己自食其力的梦想……
“对我来说,我只是在做一份工作,但对他们或许就意味着生活的阳光和希望。”羊波的话,道出了她坚守这份“苦差事”的意义。在我看来,这已经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一词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