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区残工委组织的2015年全区残疾人自强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区残联举行。10名残疾学生及低收入残疾家庭学生代表现场领取了5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助学金。“助学金不仅能为家里减轻一定的负担,而且也鼓舞我要更加坚定信心、努力学习!”双桥子街道肢体残疾学生龚苏开心地说。
“此次发放仪式的举行标志着我区今年自强助学金发放工作正式启动。”区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8月底前,我区将完成拨付77万元助学金,帮助593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顺利入学。
自强助学金雪中送炭
助听障孩子高校毕业
“我想由衷地感谢政府、社会、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谢谢你们!没有你们的爱心付出,我们一家迈不过一路的坎坷……”发放仪式现场,残疾学生曲长城的母亲吴玉芹在发言中动容地说。
吴玉芹告诉记者,儿子曲长城在1岁多时因感冒误注射庆大霉素,导致听力严重损伤。事后,尽管她和丈夫带着儿子跑遍了全国各大医院,但最终医生却告诉他们,今后孩子只能通过助听器听见声音。为方便照顾孩子,也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康复治疗,不久后吴玉芹便毅然辞掉原本不错的工作,选择来到区特教学校当了一名特教老师。
日复一日地重复同一个词语、年复一年地练习同一个动作……在吴玉芹的悉心照料下,小长城渐渐地能靠认口型“听”见声音了。孩子3岁时,吴玉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狠心”地将孩子送到普通幼儿园上学,争气的小长城没有让妈妈失望,他一路升入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自2004年开始,区残联就开始为孩子发放残疾人自强助学金,而且从当时每年的500元调整到了现在的每年4000元,这些助学金对我们一家来说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吴玉芹告诉记者,考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曲长城今年6月顺利毕业,让他们一家欣喜的是,儿子已经接到好几家企业抛出的橄榄枝。“等确定工作后,他就能挣钱自食其力了,想到一路走来的艰辛,我们一家人心里除了开心,更多的是感激。”吴玉芹说。
10年发放545万助学金
近五千困难学生受益
区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区健全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学段阶梯式残疾人教育资助体系,实现了辖区残疾学生和低收入残疾家庭学生自强助学金发放的全覆盖和入学的“应进全进”。
据悉,早在2013年,我区就将自强助学金的标准从500——2000元/年提高到了500——4000元/年,并在全省首次设立2000元——5000元的学士、博士一次性学位奖励。据统计,近10年以来,我区已为4600余人次残疾学生和低收入残疾家庭学生发放自强助学金545万元。
“目前,全区共有247名残疾学生及346名低收入残疾家庭学生在助学金的资助下顺利上学。”据介绍,受资助学生目前就读的学校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大专院校、本科院校及成人教育学院等。
“我们将继续做好残疾人助学工作,进一步加大扶残助学力度,多渠道、多方面开拓扶残助学新途径。”据介绍,除自强助学金外,为做好扶残助学工作,我区还相继建立了残疾学生、困难家庭学生全额午餐补贴及残疾学生高中、职高学杂费减免等制度。
同步播报
未来5年预计我区将有45名残疾学生参加高考
今年5月,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了《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进一步畅通了残疾考生参加高考的路径。据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未来5年我区将有45名考生参加高考。
《规定》明确:招生考试机构要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等不同类别的残疾考生参加高考提供平等机会,以及优先进入考点、单设考场、延长考试时间等多项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