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街道迅速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在我区调研时提出的重要工作要求(上)
7月1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调研我区经济发展情况时提出“量质并重”、“建管并重”、“破立并重”、“兜提并重”、“教惩并重”五个方面要求。区级各部门、各街道迅速贯彻落实,紧紧围绕“五个并重”并充分结合实际做好下一步工作的谋划部署,突出发展重点,狠抓措施落实,持续创新工作举措,同心协力打造“现代城东、宜人成华”。
建设路商圈推进办
创新招商策略与思路
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速
按照“量质并重”方面“着力构建集聚发展、高端引领的‘产业新体系’,把‘稳增长’和‘调结构’有机统筹起来”的要求,下半年,建设路商圈推进办将加大项目促建力度,完善问题项目管控促建机制,围绕一批重大商业项目组建专门推进班子,力促中电瑞达城项目、世茂新里程等一批争取开工项目尽快开建;加快推进特色商业街建设,跟踪做好玉双路片区美食特色街升级打造工作;加快推动幸福里特色商业街B、C段间的绿地打造,协助指导B、C段商业街招商,力促C段10月份顺利开街。
此外,该办还将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持续创新策略与思路,跟踪对接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综合保税区、青岛港保税区保税直营店建设,促进“三店”尽快落地;举办万科钻石广场“智慧商城”建设及开业发布会,打造商场全O2O模式;整合区域内“融创汇”、东梦工厂及相关高校资源,创立建设路商圈创客联盟,形成“创业在成华”的良好氛围……
龙潭总部经济城管委会
抓好“一引领、三提升”
推进产城融合、转型升级发展
按照“做优‘质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强三优二’,以‘都市工业’为主攻方向,以‘园区工业’为发展路径”的要求,下一步,龙潭总部经济城管委会将继续按照积极推进产城融合、转型升级发展的规划理念,深化总部经济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除充分利用好园区入驻企业页岩气工程服务、北斗技术应用、节能环保配套服务等产业资源,进一步优化加快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规划外,还将充分利用好总部项目配套楼宇资源,优化综合配套服务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该管委会还将继续加大总部型企业(项目)的招商工作力度,加快工业高端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充分挖掘园区厂房资源,合理利用部分符合生产安全、设施设备承重的总部楼宇资源,优化发展具有无污染、低耗能、高附加值的都市生产制造业;同时继续抓好招商资源富集区域的营销活动,采取综合措施加大营销力度,持续扩大总部经济城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为贯彻落实“建管并重”,着力提升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品质”,该管委会将积极推进龙潭三甲医院、双龙路改造、高洪公交场站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建立便捷高效的水电气、用工等生产要素保障及金融、中介等服务的协调机制,积极探索三方服务平台、“一站式”呼叫中心等服务模式。
北湖管委会
做大做强生态品牌
全力构筑“宜人新北湖”
按照“建管并重”方面“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按照‘四态合一’理念,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城区”的要求,北湖管委会将从三个方面加大力度推进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的发展建设,全力构筑“宜人新北湖”——
继续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做大做强区域品牌形象。将深入推进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年内力争实现生态区土地上市200亩以上,为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结合熊猫文化品牌优势,做好熊猫小镇、绿地项目等的招大引强工作,进一步扩大熊猫文化品牌影响力。
根据成都市“六湖八湿地”规划,加快区域生态建设,打好“环境宜城”兴区战役。将加快推进新北湖和龙潭水生作物区前期工作,力促早日开建;完成环城生态区绕城高速内外侧(双龙路口)增绿项目200亩,提档升级特色园区四季花海项目400亩,进一步提升环城生态区景观品质。
切实围绕功能区群众利益,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地利民惠民”为宗旨,继续加快新型社区及公建配套建设步伐,以实际工作成效确保片区群众安居、出行方便,不断完善区域内教育、卫生等配套,构建城市宜居新片区。
新客站城际商旅城管委会
坚持“量质并重”
全力加快片区发展
该管委会将按照“量质并重”要求,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项目促进、强化招商引资等举措,全力加快片区发展。
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将力争年内完成核心区的高压线迁改工作,尽快打通对区域未来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道路。另外,将加快推动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区域服务功能,提升区域品质,增强对优质发展要素的凝聚力。
在项目促进方面,将以在建龙头项目龙之梦·鹏瑞利新城的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百汇医疗项目启动建设,继续推动佳年华广场、荣盛香榭兰庭、通威DMC梦魔方广场、明宇集团酒店及商业项目等项目加快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剑恒国际广场、井泰东方广场、天祥中心、中迪禾邦、金福地等项目尽快开工。
在招商引资方面,该管委会将组成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加强商旅城片区的整体策划和包装,全面宣传推广新客站城际商旅城形象。同时,积极推动“二次招商”、加快推动土地上市、加大外资引进力度。
府青路街道
抢抓“北改”机遇
推动驷马桥片区转型升级
府青路街道将牢牢把握“量质并重”,抢抓“北改”机遇,通过项目促进、招大引强等举措,强力推进驷马桥片区老旧市场调迁改造工作,推动该片区转型升级。
在项目促进方面,将力促512国际广场精品建材中心年内动工,驷马桥果品市场地块实现上市。同时,启动拆迁兴蜀军市场、海兴市场,签定井下作业、和谐酒店拆迁协议,加快关闭八里庄粮食市场。
在招大引强方面,将精心策划驷马桥片区“天府古门廊、幸福新北城”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全力推进海霸王总部、成都服饰行业商会总部基地、玖鑫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国动漫基地等4个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力争成都国际红酒节永久落户,荷兰YALP公司、芬兰LAPPSET集团、法国欧尚和中影集团等知名企业入驻。
圣灯街道
完善“1+X”社区配套体系
夯实治理和服务基础
圣灯街道将坚持“量质并重”、“建管并重”、“兜提并重”,从招大引强、城市管理、民生改善等方面入手,加快辖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招大引强方面,将坚持利用土地招商、载体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联动招商等新方法,创新招商模式,力争引进更多优质企业。
在城市管理方面,将继续完善“1+X”社区配套体系,夯实治理和服务基础(“1”即市民服务中心,“X”是社区用房和院落连心驿站),采取居民参与、社团促进、驻区单位联动的方式,优化配套设施使用功能,确保社区用房一室多用。同时做好法制宣传入格、社区解案入户、视频接访入站为核心的“三入三调(联动)一访一视频(视频接访、视频审办案)”社区矛盾纠纷调处新机制,实现纠纷调处社区化。
在民生改善方面,将继续完善社区连心长廊、连心驿站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向社区治理骨干分子个人购买管理服务机制。
猛追湾街道
提升总部经济“含金量”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该街道将按照“五个并重”要求,在做大“总量”、社区治理和民生改善方面下功夫,着力提升总部经济“含金量”。
在做大“总量”方面,将进一步加大本土企业培育扶持力度,促进电子十一院、恩承油气公司等上市并购重组,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力促卡尔森·丽笙五星级酒店和辖区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切实加快楼宇经济和商务商贸业发展;依托政企合作招商平台,围绕石油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积极推进页岩气等高端新兴产业总部聚集发展,深挖区域能源产业潜力、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在社区治理方面,将加快推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五大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全面提升社区自治、治理服务能力。同时,坚持“大城市、细管理”理念,提高城市管理能力,着力推进城市管理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在民生改善方面,将加快连心驿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旧院落整治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着力引进品牌医院、全面提升区域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建设路街道
强化民生改善
提高群众满意度
该街道将按照“五个并重”要求,结合实际从城市管理、改善民生等方面入手,为打造“新成华”贡献力量。
在城市管理方面,将以“四改六治理”为重点,充分发挥街道综合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手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系统软件,实现平台功效最大化,全面提升街道整体服务水平。将依托“城—警”联合执法保障机制,定期组织联合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早、中、晚和上下班时段错时管理力度,提高群众满意度。另外,该街道还将不断深化“党组织区域化组织”、“社区群团枢纽化组织”、“社区居委会专业化”、“驻区企业单位联合会”4大治理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在民生改善方面,将加大对建中、建兴、科大社区活动场所 “提档升级”,强化连心驿站院落级服务平台打造。同时依托连心驿站和“社区网格”,构建“1+N”的服务管理模式,将“社区网格”打造成“社情民意网”,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白莲池街道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深挖潜力保稳促增
该街道将牢牢把握“五个并重”要求,在经济建设、环境提升、改善民生、作风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在经济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发挥富森·美家居、宜家等辖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进一批家居装饰、商贸商务类企业;以乐居美家广场为重点载体全力开展二次招商;积极推动通威水产科技园改造项目和剑龙凤凰城地块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推动熊猫小镇地中海风情项目落户。
在环境提升方面,将继续推进城市管理向社区、院落、居民延伸,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
在改善民生方面,将构建以街道居民自治联合会、社区居民自治联席会、院落自治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居民自治体系和政社互动新机制;力争每个社区至少培育2个有影响的社会组织。
在作风建设方面,将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完善党建网格化管理机制,打造1-2个党建工作亮点。
万年场街道
以“五个并重”为引领
加快辖区经济社会发展
该街道将坚持“量质并重”、“建管并重”,力争在经济发展、社区治理等方面不断有新突破,加快辖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面,将狠抓项目促进,确保全年目标完成;充分利用楼宇资源招商载体招大引强,并加快土地整理上市,按照建设路商圈产业发展规划确定辖区产业布局。
在社区治理方面,将加强社区基层基础建设,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同时将加强对社区各类社会组织的指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等途径,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开展互助服务,使之成为推进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