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理事长信箱  | 后台管理
成华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  [2018/07/01]     成华区残疾人临时救助  [2018/05/10]     《残疾人证》办理  [2018/05/10]     成华区残疾人法律援助  [2017/05/10]     成华区残疾人维权  [2017/05/10]    

听力语言残疾早期干预的作用以及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判断听力是否正常
2013-4-13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7700   字体:【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听力语言残疾的早期干预原则可概括为“三早”,即早期发现和诊断、早期验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和早期进行听觉言语练。

    0~6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最关键时期。7岁以前是最佳期。如此阶段发生耳聋则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听觉、言语发育,同时也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如能及时发现,尽早诊断、进行适当的干预措施,让聋儿在父母的怀抱中就接受各种声音、语言刺激,得到科学的康复训练,聋儿的各方面发展就会接近健听儿童,康复效果就会越好。

    世界卫生组织在耳聋的分级标准中规定,听力损失小于26分贝(听力级)以内视为健听人,不影响正常言语交往。粗略估计听力是否正常的方法有:对有一定言语能力的人,可采取测试者与被试者并排坐位或侧后位,避开视觉,间隔一米,测试者用正常声音说话(约65分贝),被试者能听清听懂,并能复述听到的内容可视为听力正常;对无言语能力的被试者能听到机械手表声也视为听力正常;对婴幼儿则通过观察其对不同声音的听性反射或听觉反应,来判断其听力是否正常。





Copy 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市成华区残联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8836号-1
电话:028-84435195 邮编:610000
【成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东风路北一巷3号附16号,详见: 【高德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