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理事长信箱  | 后台管理
成华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  [2018/07/01]     成华区残疾人临时救助  [2018/05/10]     《残疾人证》办理  [2018/05/10]     成华区残疾人法律援助  [2017/05/10]     成华区残疾人维权  [2017/05/10]    

聚合一线教师智慧 提升培智教材科学性

成华特校举行培智《生活适应》(五年级下)新教材试教(用)研讨会

2021-3-24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1509   字体:【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为推动新教材的开发利用和联盟共同体培智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受四川省教育科学学院委托,成华区特教学校.川师大特教实验校于3月19日举办了人教版培智《生活适应》(五年级下)新教材试教(用)研讨会。四川省教科院特教教研员黄汝倩、成都市第一教育联盟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成华、新都、大邑、金堂、简阳)等特教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及川师大特教研究生共20余人参加。

 



 

首先,黄汝倩老师和参会老师们先后观摩了学校青年教师周佳丽、鞠欣、张雨琳三位老师带来的试教课《他们陪伴我们成长》、《与他们友好相处》、《勇于认错,学会感恩》,内容源自《生活适应》(五年级下)试用教材《与老师心连心》主题中的三个不同课时。三位老师围绕教材进行了充分学习准备,分析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收集学习内容高度相关的场景、视频等教学素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集中探讨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环节处理,适时微调改编教材,丰富内容,灵活形式,多元策略,突出参与、体验、感知,引导学生理解、尊重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建立良好情感关系,达成师生(工人)心连心的情感价值目标。

试教结束后,全体参会老师在学校会议室举行人教版培智新教材《生活适应》(五年级下)试教(用)研讨会。省教科院特教教研员黄汝倩老师介绍新教材试教(用)价值背景、试用安排、意见征集反馈等,三位试用老师从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规范性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试用教材的想法感受,并就图片文字适切性、教学容量安排、内容表述、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新都、大邑、金堂、简阳等四所特教学校结合观摩的试教课从教材处理、策略运用和学情分析等方面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试用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学校校长刘小龙分享了他对《生活适应》课和本次教材试用的体会。第一,从学科功能看,他认为《生活适应》课是一门解决人、环境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课程,以达到培养培智学生良好观念、意识和能力的目的,本章节试用教材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学科功能特征。第二,从三维目标看,新教材有知识的学习,有学生与老师(工人)互动交流的过程方法探究,最终达成尊重老师、爱护劳动,与他们心连心的价值目标。第三,从教材使用看,教师要根据地域特征和学生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进行改编、替代、拓展和延伸,变为更适合本区域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与形式。第四,从教材内容看,本章节容量较大,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要转换成学生的熟悉语言,与学生生活经验链接,从具体案例、场景和事实提炼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第五,从教学评价看,教学中要坚持“学生、老师、家长”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多倾听孩子和家长的心声,体现培智教育的自主性、民主性和科学性。

在认真听取了参会老师对新教材试用的意见后,黄汝倩老师对成华特校相关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各校老师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同时邀请学校参加人教社即将举行的新教材试用总结会,分享新教材的试用情况。期待在全国性的研讨活动中听到来自四川特教的好声音!

(通讯员:张雨琳)





Copy 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市成华区残联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8836号-1
电话:028-84435195 邮编:610000
【成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东风路北一巷3号附16号,详见: 【高德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