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理事长信箱  | 后台管理
成华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  [2018/07/01]     成华区残疾人临时救助  [2018/05/10]     《残疾人证》办理  [2018/05/10]     成华区残疾人法律援助  [2017/05/10]     成华区残疾人维权  [2017/05/10]    

云端亮“见” 康复赋能

——成华特校组织承办市第一教育联盟特教发展共同体纪念第三十个国际残疾日暨教育康复线上交流培训活动

2021-12-3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876   字体:【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在“医教结合”、“教康整合”重要理念的推动下,为持续推动特殊孩子有效地康复发展,加强教师对康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快特教(融合)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促进共同体特殊教育均衡优质发展。12月1日下午,成都市第一教育联盟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开展了“云端亮‘见’.康复赋能”为主题的纪念第三十个国际残疾日暨教育康复线上交流培训活动。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葛琛博士,市第一教育联盟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成华区、新都区、大邑县、金堂县、简阳<邀>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学校>)干部教师及特教资源教室教师近300人参加。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务处负责人廖芳老师主持活动。

共同体龙头学校——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小龙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联盟共同体在“共商共建共进.互动互助互补”的发展愿景指引下,聚焦队伍建设,围绕“学校领导力、培智教材使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队伍建设、随班就读、基层党建、教康整合” 等多元共建项目推进工作,取得了十分突出互动成果,有效了推动五个区市县特殊教育内涵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他指出,云端亮“见”及其康复培训,既展示近年来各区市县在康复领域的实践成果,也帮助参培教师学习更多的康复理念和方法,掌握专业科学的康复实践能力,以此来提高各区市县中小学资源教室康复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加快特教(融合)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



随后,共同体学校优秀教师进行了交流“亮见”,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特殊儿童教育康复的策略方法:

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梁佳老师分享了《探索行为背后的真相》,介绍了特殊儿童问题行为功能评量的方法;



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凌洁老师以《新课标下学生个性化“教与康”的实践》为题,通过案例的形式展示了大邑特校的教育康复完整流程;



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陈丽老师做了题为《基于问题视角下自闭症儿童融入集体教学的实践探索》的分享,通过对三位自闭症儿童的案例分析,分享了帮助他们融入集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简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罗小玲老师以《教康结合创特色课程改革促发展》为题,分享了教育康复课程设置理念与背景、课程结构设计探索、康复训练实施与保障三大内容,并且结合学校教康实际进行了反思展望;



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李为苇老师分享了《教育戏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介绍了教育戏剧的概念、技巧以及校本融入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案例展示了戏剧教育的实践过程和教康效果。



分享交流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葛琛博士做了题为《感觉统合知识领域的几个关键点及其临床运用》专题辅导报告。



在报告中,葛琛博士从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障碍类型、感统问题判断、感统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报告。通过中外感觉统合概念的对比介绍了感统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感觉统合的三种基本障碍类型:触觉失调、前庭失调、本体失调,各种类型存在交叉。在感觉处理障碍方面,她认为,感觉处理障碍主要分为感觉调节障碍(包括反应不足感觉迟钝、感觉寻求、过度反应)、感觉区辨障碍、感觉相关的动作障碍(包括双侧统合及顺序障碍、运用能力障碍),感觉处理问题的判断方法包括专业评估工具、临床观察评估,最后,她强调一定要基于障碍类型来对相关感统问题进行处理,并结合感统器材详细介绍了过度反应问题、反应不足和感觉区辨问题、感觉相关动作障碍的处理原则。葛老师从理论到实践的细致讲解,为参培老师们提供了感统康复的新思路、新路径。

云端交流培训活动,五个区市县的特教(融合)教师不仅学习了同行的康复实践经验,而且获取康复专家的科学指导,相信经过咀嚼、消化、吸收之后,能够内化为各自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共同接续推进本校和区域的特殊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共同体参培感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携手同行谋新篇,品质课堂促成长。此次活动促进了联盟学校实现特殊教育资源交流互助、共享优质资源和快速发展的目标。促进了特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引导特教教师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提升了特教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搭建了特教教师、学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学相长的目的。

——成华特校

本次培训使我思想上对特殊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所担负的责任重大与神圣。我们要立足本岗位,关心爱护学生,最大限度的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挖掘其潜力,帮助他们生存,适应社会的生活。部分老师的发言,让我了解到了特殊教育教学动态,而且还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他们讲解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他们以自身的所见所闻,他们学校特殊教育的一些例子,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讲解了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很多方法。

虽然本次培训收获很大,但是还有很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需要去探索,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学习特教专业知识,特教的理论知识,虚心请教,做一名称职的老师。                                

【成华区】成都华西中学 佘青青

云端亮‘见’.康复赋能——成都市第一教育联盟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交流培训活动在12月3日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成都市第一教育联盟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举办纪念第三十个国际残疾日暨“云端亮见.康复赋能”线上交流培训活动,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全区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新都特校多功能厅设置主会场,各随班就读学校设分会场。交流活动由新都特校梁佳老师带来了《探索行为背后的真相》的专题分享。梁老师结合个案就功能行为评量方法、评量结果分析及如何进行介入向老师们进行详细讲解。此次活动大大提升了特殊教育教师们的康复技能,也满足了随班就读教师的康复发展需求,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分享交流,老师的专业水平会越来越高,以促进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新都特校

教康结合是特殊教育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本次培训中,各共同体成员学校教师以案例分享的形式,就各自学校的教康实践探索、特色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让老师们今后在如何处理学生不恰当行为等方面又得到新的启发和提升。四川师范大学的葛琛老师从感觉统合的理论基础、感觉处理障碍的类型、怎样判断孩子有感觉处理问题、如何处理孩子的感统问题等方面,向大家分享了感觉统合知识领域的几个关键点及其临床运用,也进一步拓宽了老师们的视野,理论与实践并举,进一步丰富了教师们的康复理论知识储备,也为我们下一步继续在教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探索夯实了基础。

会后,各位老师也表示:希望以后能够多举办特校联盟活动,通过交流培训不断提升我们的特教专业素养,尤其是康复训练相关知识技能。

——简阳特校



此次活动,让学校老师们全方位了了解了兄弟学校教康结合工作。取他人之所长,补充自己之不足,大家在认真倾听同仁们分享和专家讲座后,再结合自己工作,更加清晰明白学生所需,知道康复教学将如何有效开展。

成都市第一教育联盟特殊教育学校达成共识,尽可能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创造机会让教师敢于“亮见”、勇于“亮见”,通过经验分享与思考总结,提升教师康复技能与教学教研能力,便于为特殊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各特殊教育学校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持续推动特殊教育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大邑特校

“教康结合” 是特殊教育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通过本次主题鲜明的培训活动,对特殊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几位老师的分享,学习到一些康复理论知识,老师分享的真实案例,也让我们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后面对特殊儿童时,应该学会用科学的理念指导教育实践,为每一个残障儿童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对他们应该更加耐心且富有爱心,也要加强与特殊儿童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金堂县竹篙中学校

文字:白莹洁

图片:参会老师

 





Copy 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市成华区残联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8836号-1
电话:028-84435195 邮编:610000
【成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东风路北一巷3号附16号,详见: 【高德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