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工作室及联盟共同体干部教师教育治理和特教研究能力,实现区域资源共研、共享、共进。2022年10月25日,成都市(成华区)刘小龙名校长(师)工作室、成都市第一教育联盟特教发展共同体在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以“诊断·问道—探寻特教变革密码”为主题的研培活动,来自成德眉资及省外近40所余所普特校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
课题引领 日新日进
上午聚焦金堂特校市级课题《聋校“融合式”沟通与交往课程校本化建构》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彭燕副教授、成都市教科院特教教研员常利梅老师、金堂县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副主任罗军、金堂县政府人民责任督学刘乾英、成都市(成华区)刘小龙名校长(名师)工作室成员、金堂县各资源室学校领导及教师参加了主题研讨。
首先,大家观摩了金堂特校聋生部程梦鸽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一起过中秋》和培智部陈丽老师执教的《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两节示范课。研讨上,陈丽老师立足学情,详细阐述了践行课题研究的策略及方法,在课堂中培养培智学生的沟通与交往能力、发展沟通与交往技能、技巧;课题组主研教师陈婷婷详细分享交流了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目标及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过程与措施、研究成果及成效、问题与讨论,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三年来课题组研究过程及其阶段性成果。
彭燕教授和常利梅老师对课题组三年以来所做的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金堂县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副主任罗军对上午的活动做总结。
问诊觅法 研道成长
下午成都市(成华区)刘小龙名校长(师)工作室暨第一教育联盟特教发展共同体主题研讨活动,特邀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朱晟利、佛山市启聪学校校长陈辉参与。
工作室领衔人刘小龙校长为活动致辞,提出特殊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主动探寻解决教育问题的路径、策略及方法。
样本案例报告一
《生命之光 别样绽放——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三生教育”实践》
工作室成员、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何琼以《生命之光 别样绽放
——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三生教育”实践》为题,介绍样本案例学校的发展现状、顶层设计、发展成效及困惑问题。针对金堂特校办学现状,专家们认为:
朱晟利副院长细致解读“共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解读“和谐”,引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诠释其内涵,但要继续细化教风;
陈辉校长指出,金堂特校发展成果丰硕、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但要静心思考、精心设计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打造出学校文化品牌,顶层架构与设计学校的办学思想与育人目标;
工作室领衔人、成华特校校长刘小龙认为,学校在办学理念、教师队伍、办学成果等方面有深刻认识和实践成效。他建议,一是需要按照学校发展规划或大课程体系的逻辑范式来思考梳理学校未来发展,厘清目标思路和方法步骤;二是优化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思想来源是基于学校的文化传承、基于共同的价值追求、基于时代对教育叩问,需要清晰回答办学愿景、培养目标、队伍建设、办学定位和教育理念等核心问题,需要明确办学思想实践的前提、灵魂、抓手、关键和重点。三是科学认识和实践办学特色。
样本案例报告二
《适性启能 向阳而生——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案例分享》
工作室成员、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吴碧以《适性启能 向阳而生——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案例分享》为主题,围绕学校建设、办学基本情况、培智课程建设、办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做样本案例报告。针对德阳特校课程建设现状,专家们认为:
朱晟利副院长提出问诊应该聚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帮助。
陈辉校长指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可围绕“办学理念、教师培养”持续探索,围绕“课堂、课题、课程”精准发力。
工作室领衔人刘小龙校长点赞学校的办学体系完备、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课程建设成型、办学成效突出。他建议:一是聚焦办学思想(深度解读办学思想的深刻内涵,成为师生的文化共识),梳理办学项目(课程、课题、艺体、康复等),分析优劣势,瞄准优势项目,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二是引领特教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校长不断学习,清晰目标方向,研究课程教学和学校管理,创建学习型团队,成为懂教育、善管理的专家型校长;分层设计队伍建设目标及指标体系,精心培养基于各类障碍类别的教育康复人才;规划设计重点项目推进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培育本校名优教师,用身边的榜样人物来示范引领。三是将特教学校劳动教育融进办学思想体系,建构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符合特殊学生实际的劳动项目,并常态化,强化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劳动教育制度和考核评价管理。此外,他还提示需要重点关注资源中心建设与功能发挥、特教课题研究、教康深度融合等问题。
最后由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朱晟利做《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与策略》专题讲座,他围绕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原则与策略细致解读,从原点上考察到文化结构,从以人为本、以人为先到双向互动,从文化兴校到以文化人,解析深入浅出,却字字珠玑耐人寻味。
互学共研积步而行,寻道觅法阔步前进。未来刘小龙名校长(师)工作室将继续引领成员践行教与研结合、学与思并肩,在学习中提升,在实践中进步,众行致远,合力共进。
文字:陈婷婷(金堂特校)
图片: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