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及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大力推动特殊教育康复型人才培养和残疾人事业迈向新台阶,四川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联合成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残友嘉年华组委会于9月22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展览中心6号馆组织召开了2023年“康教融合”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主要围绕全国高等教育学校教育康复学人才培养模式、康复+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应用现状进行研讨。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高校,成都市及周边特殊教育学校的领导、专家及高校学生参加活动。
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小龙受邀参加,并作《基于“培智课标”的IEP智能支持平台的研发与实施模式探究》的主题交流发言,从探究背景、目标、价值、成果及成效等多个方面对省教育厅和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双立项的课题研究做了深入阐述。该课题对特教学校科学推进国家培智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新路径、新模型,对科学推进培智课标校本化实施和促进培智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重大现实价值。该课题研究出的“融e评”IEP智能支持平台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标准为指导,为特教教师提供了一个集学生基础数据管理、学科课程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单元主题设计、课程管理、教育资源、质量监测等功能集合,为学校教学和康复训练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管理训练平台。
目前,该培智教育改革创新项目已获得阶段性成果:一是系统全面地开发了基于培智课标的个别化评估工具量表,共计10门学科9个阶段18个学期;二是组织专业力量开发了基于培智课标的“融e评”IEP职能支持平台,并将全套开发工具量表与IEP职能支持平台有机融合,“融e评”IEP智能支持系统V1.0已成功申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认证;三是初步探索出基于培智课标的IEP 智能支持平台的应用模式,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荣获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2023年度阶段研究成果二等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抱智能信息化时代,数字赋能特殊教育,助推每一个特殊孩子充满力量地向上生长,是成华特校不变的初心使命和永恒的价值追求!
又讯,9月23日,受德育人才测评(北京)中心、行知德育教育中心邀请,成华特校校长刘小龙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专业提升高级研修班”做了《培智新课标背景下特教学校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与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策略》专题报告。
文字:朱茜
图片:胥佳倩(乐山师院)
初审:廖芳/曾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