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理事长信箱  | 后台管理
成华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  [2018/07/01]     成华区残疾人临时救助  [2018/05/10]     《残疾人证》办理  [2018/05/10]     成华区残疾人法律援助  [2017/05/10]     成华区残疾人维权  [2017/05/10]    

成德眉资特殊教育同城化发展暨融合教育工作坊实践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2023-11-3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340   字体:【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2023年10月27日上午,由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成华区教育局、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成德眉资特殊教育发展联盟、成都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成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学校)、成都市海滨小学、天府名师暨市区刘小龙名校长(名师)工作室承办的成德眉资特殊教育同城化发展暨融合教育工作坊实践研讨会在成都市海滨小学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成都市海滨小学周泽力老师、黄浩老师主持

会议在海滨小学创编的融合教育艺术节目中缓缓拉开帷幕。

 

开启成华区融合教育工作坊2.0时代

力争为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成华方案

“此次会议目的在于总结交流融合教育工作坊1.0项目实施两年以来的经验做法和成果成效,开启融合教育工作坊2.0项目。”成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坤扬在致辞中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目的,还提到了融合教育工作坊未来的工作思路。下一步,成华区将深化融合教育工作坊2.0项目“5×(1+1+N)”模式,即全区设立5个工作坊,每个工作坊聘请一名高水平的专家,确立一所坊主学校,一个工作坊辐射N所学校,多元探索适应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模式,普惠共享,适宜融合,力争为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成华方案。

回顾融合教育工作坊1.0项目

5大坊主学校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

成都市海滨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坊、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坊、成都市双庆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坊、成都市二仙桥学校融合教育工作坊、成都市蓉城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坊坊主介绍了各自工作坊的情况,回顾了在融合教育上的经验与做法,各有特色和亮点,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不同工作坊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情怀。

海滨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坊坊主、海滨小学党总支书记杨杰,谈到工作坊在近两年深入开展7+1的项目研究,深度推动普特融合, 聚焦教师队伍建设、IEP制定,课程优化,催生特殊教育新样态,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绿色发展,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深切感受‘教育强区幸福工程’的魅力。杨书记谈到融合教育就像一盘棋,需要谋开局、稳布局、强收局、图破局,融除隔阂、融和过程、融活成果、融合评价,从相加到相融,聚智合力下好融合教育“一盘棋”,创造融合教育的无限可能。

海滨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坊领衔专家—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先照勇在点评时高度肯定海滨融合教育工作坊同伴共研究、成果共运用的聚合力行动,并提出“一人一表”的课程建设做法值得推广。

随后,四川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专职副主任段玄锋、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吴春艳、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彭燕、四川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李秀对各自指导的工作坊坊主的分享进行了点评,为成华区下一步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考。

成华区融合教育工作坊2.0项目启动

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两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区域顶层设计、坊主学校组织、教育专家牵引、承办单位实施、片区骨干参与、考核评价督导”的碾轧式推进模式,产生了丰硕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涌现出11个融合教育工作坊项目先进集体和49名先进个人,海滨小学获得先进集体称号。

新时代背景下,融合教育需要从完成普及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深融合、跨越式发展。领导们上台点亮成华区融合教育工作坊2.0项目。今后,老师们将积极努力,为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成华力量。

融合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班就读取得了重大突破,是专家的专业指导引领老师们不断前行。领导上台为先照勇主任、段玄锋博士、吴春艳博士、彭燕博士、李秀教授5位专家颁发聘书。

在融合教育工作坊2.0项目推进过程中,成华区将升级融合教育工作坊的服务指导,在工作坊的基础上建立融合教育片区支持服务中心,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以片区融合教育发展共同体方式聚力前行。

成都市海滨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坊、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坊、成都市双庆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坊、成都市二仙桥学校融合教育工作坊、成都市蓉城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坊分别被命名为“成华区融合教育片区支持服务中心”。

为大力弘扬廉洁、奉献、助残、扶残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海滨小学、蓉城小学等学校获评成华区“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公益助残单位称号。

随后,成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任、成德眉资特殊教育联盟理事长杨剑梅提到,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成都特教人主动超前布局,奋力开拓新局,推进区域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成都特教的经验获得了全国特教同行的高度认可。在未来的日子里,成都特教人将迭代升级更新,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加普惠、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

中共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成都市人民政府总督学石斌上台讲话说到,成华区在推进融合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如何做好融合教育,石斌总督学也提出了几点建议,期待成德眉资同城圈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共研、共商、共建、共享,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特教大咖详解“融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6所特殊教育学校分享经验做法

下午,特殊教育界的大咖——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原院长许家成带来了专题报告《融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他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大家受益匪浅。

随后,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眉山市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资阳市雁江区特殊教育学校、甘孜州泸定县特殊教育学校、阿坝州汶川县特殊教育学校、凉山州西昌市特殊教育学校作主题交流。6所学校的校长介绍了学校特殊教育的发展情况,分享了各自的做法和成果,期待与其他学校、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促进学校特殊教育质量提升。

市区教育局、市残联领导,成华区教科院领导,成华区内各中小学书记、校长、资源教师、家长代表,天府名师暨成都市刘小龙名校长(名师)工作室成员等出席此次活动。活动还邀请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甘孜、阿坝、凉山、雅安、自贡及重庆市铜梁区、大渡口区等地的教育局科研部门、普校、特校的领导、校长和骨干教师共同参与。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也是特殊的,更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平行和尊重是接纳不同,让我们继续从“融”而行,“融”思并进,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Copy 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市成华区残联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8836号-1
电话:028-84435195 邮编:610000
【成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东风路北一巷3号附16号,详见: 【高德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