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理事长信箱  | 后台管理
成华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  [2018/07/01]     成华区残疾人临时救助  [2018/05/10]     《残疾人证》办理  [2018/05/10]     成华区残疾人法律援助  [2017/05/10]     成华区残疾人维权  [2017/05/10]    

蓉绵交流共发展 乘势而上启华章

——绵阳市涪城区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川师大项目班走进成华特校

2024-1-19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118   字体:【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教育因互鉴而丰富,学校因交流而发展。为增进区域特殊教育互动交流,共同推动特殊教育协同与高质量发展,1月17日,绵阳市涪城区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川师大项目班,在党支部书记校长蔡丽和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周宇博士的带领下,一行70多人在走进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访问交流。

 

 

文化涵育,环境滋养

首先来访教师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小龙以及副校长李为苇的带领下参观校园,从学校门口的红绿灯、斑马线出发,步移景异,依次参观体验学校城市环形互动游戏、心愿树、特教赋、敬师道、生命线、爱心超市、诚信银行、茶艺馆、多彩世界等等,直观感受学校“模拟小城市空间体验文化”。成华特校将城市社区的核心环节要素根植于校园文化当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城市文化的滋养与浸润,彰显了“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的核心教育理念。参访教师一边参观,一边连连赞叹,小小的校园文化环境,有着大大的设计与巧思。

 

 

筑牢根基,课程育人

接着,参访教师移步到四楼阶梯教室,观摩、体验学校青年教师吴宏宇带来的心理班会展示课《直面挫折 逆风飞翔》。吴老师通过班中学生遇到困难的事件导入,由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何为挫折;随后并将挫折比作人生中的小黑点,带领学生结合牙签实验,见证黑点的诞生与成长;最后,吴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黑点作画,将黑点变成绚丽的风景。整堂课师生互动性高、趣味性强,展现了吴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课后,吴老师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等方面进行了说课。

 

 

教康结合,趣味运动

大课间,参访教师们来到学校操场,感受大课间康复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与旱地冰壶、地滚球、羽毛球、平衡脚踏车、滑板车、飞盘、体感游戏等种类繁多的特奥集训项目与体育活动。分层分类开展的各类体育锻炼与康复活动,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亦兼顾趣味性与个性化,获得来访教师们一致好评。

 

 

经验分享,互启互鉴

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覃佳利以《激扬生命 拥抱阳光——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实践掠影》为主题,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将成华特教故事娓娓道来,详细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育人成果,为参访教师呈现出了成华特校发展的立体画卷。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着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号召,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小龙以《新课程背景下特教学校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与教师职业专业化技能培养》作专题报告。刘校长围绕国家培智课程标准、安置导向的智障学生转衔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基于改革实践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内容既关注到顶层设计,亦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引发了参访教师的深入思考。

 

 

同时,参访教师代表还参加了成都市蓉城小学片区融合教育支持服务2.0项目启动仪式,深入学习感受区域融合教育工作坊项目的脉动与态势。

聚力创新,共同发展;校际连心,携手共进。本次参观学习活动,拉近了蓉绵两地特教人的距离,实现了特殊教育成果交流互鉴,相信涪城特校与成华特校在此次相互学习与交流活动中,能够相互促进,再添新动力,在新年之际,开启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

 

 

图:陈欣媛/任明清

文:张瀚文

 





Copy 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市成华区残联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8836号-1
电话:028-84435195 邮编:610000
【成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东风路北一巷3号附16号,详见: 【高德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