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月落,云卷云舒,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迎来送往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记录下了众多精彩的瞬间。这些看似普通的照片,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精湛的技巧,展现了成华特校的独特魅力和教育成果。
01校园文化篇
从校徽理念到走廊地面,成华特校的每一处设计,无不透露着精心与巧妙,“模拟小城市空间体验文化”是学校一大亮点。一进入学校映入眼帘的就是地面的互动游戏,在拍摄这个场景的时候要注意既要突出参访人员在数量上的多,也要体现地面游戏的特色:成都三环和骰子。
学校的走廊文化也别出心裁,每一层楼道外面都有一条河道,每个班级的外墙都有德育主题的板块,每一阶楼梯都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在拍摄此类场景时需注意从正面、背面、侧面等多个角度进行去拍摄,且要注意拍摄画面干净,抓拍一些精彩的互动瞬间。
四楼的功能室颇具特色,茶艺室、诚信银行、爱心超市、音乐剧场、未来空间等都各具风格。拍摄时要将功能室特色和参访人员共同记录下来,在拍摄的时候,要注意画面清楚,对焦准,远景、近景、特写都要拍。
拍摄活动现场嘉宾的合照时要注意所有人员以LED标语为中心向两边展开,左右对称,确保标语不花,画面清晰,人物一个都不能少。拍摄时注意相机最下面的水平线和第一排人物的脚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把脚拍全。
02会议室篇
会议室拍照最重要的三点:标题全、人物正、画面清晰。标题全指的是要将LED上的标语拍全,不缺字漏字或只有一半的字。人物正指的是人物最好居于画面的正中间。画面清晰指的是在拍摄LED标语的时候一定要检查标语是否模糊,如果模糊要及时补拍。
重要人物发言是拍摄会议室照片时必不可少的。拍摄人物发言的照片要从人物的正对面来拍,拍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快门按下的瞬间发言人的眼睛是否睁开,图片有无模糊。注意抬头、睁眼、表情正常,正侧面的照片、半身的特写都要有。
总而言之,主要人物发言的中、近景特写,嘉宾、参会人员认真听讲的中、近景特写,会议PPT展示的内容都要呈现。
在会议室拍照的时候部分活动现场可能光线不足,室内一般光线比较弱,在拍摄时需事先调整好感光度,保证照片的曝光以及画面的明暗关系。
03常见摄影构图
居中构图:居中构图是将拍摄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式可以有效地强调画面中的主体,主体突出明确,而且画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给人感受更稳定,常用来拍摄单个主体。
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又叫“九宫格构图法”,在拍摄时会把画面分成“井”字,三分法构图是符合黄金分割率的,拍摄的画面会比较生动灵活,有故事感。在拍摄时,可以把拍摄主体放在画面的四条三分线之一上或四条三分线相交产生的交点上。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物体在画面的两对角的连线,近似于对角线因此称为对角线构图,拍摄时可以把拍摄主体放在画面对角线上,使画面更有立体感,延伸感和运动感。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即按照一定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使画面中景物形成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这种构图方法能让画面更协调,使画面上下对称,或左右对称,具有让画面平衡稳定的特点。如果前期没法完全对称,也可以通过后期进行校正和剪裁。
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构图是人像摄影中一种典型的构图形式,以三点成面的几何构图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分为正三角形、倒三角和斜三角形,拍摄时利用人物主体的肢体或动作姿态来组合构三角构图形成三角形,这种构图具有一种极强的稳定感和向上的冲击力。
引导线构图:引导线构图法的关键在于引导线,借助环境中的引导线,营造画面的纵深感,把观者注意力集中到引导线上。引导线一般与透视原理相结合。引导线不一定是具体的线,有方向的、连续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引导线。在日常拍摄中我们可以借助栏杆、马路、灯条等。
拍摄时注意以下三点:1.规划构图。尝试使用三分法、对称或对角线等构图技巧来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2.注意光线。光线是摄影的关键因素之一,尽量避免在强光下拍摄,可能导致过曝和高对比度。3.注意背景。避免让背景过于杂乱或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尽量选择简洁、干净的背景,并确保人物或主题清晰可见。
学会这几种拍照技巧,你也可以成为拍照达人!
图文:陈欣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