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春意正盎然,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全市全域全周期教育对外开放,促进中加特殊教育对话与交流。2024年4月24日,“成都-渥太华”中加融合教育交流会在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隆重举行。
交流会由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加拿大驻重庆总领事馆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导,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渥太华-卡尔顿教育局联合主办,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和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承办。渥太华—卡尔顿公立教育局副局长Peter Symmonds,渥太华—卡尔顿公立教育局杰出校长、特教培训师Vivian Best,渥太华—卡尔顿公立教育局杰出校长Deborah Lyon,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任杨剑梅,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副主任闵菲,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先照勇,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副局长梁经和,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德育科科长李晓静,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小龙和成都市各区(市)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融合教育学校校长、普通学校资源教师、资源中心资源教师以及成华区各中小学融合教育分管校长、融合教育资源(随读)教师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融合教育未来发展。
徜徉校园沐文化
来宾们在学校校长刘小龙引领下带领参观校园,感受学校“模拟小城市空间体验文化”,学生手工作品展、负载成都主要人文景观的环形互动游戏、寄托特殊学生梦想的心愿树、意蕴深刻的特教赋、兼具城市特色与教育功能的走廊与楼道、舒适温馨的家居馆、形象逼真的模拟超市与银行、五彩缤纷的多感官室等等,城市元素洋溢,生活气息弥漫。渥太华—卡尔顿公立教育局Peter Symmonds副局长对成华特校精心打造的富有生活气息与社区使用功能的校园文化饶有兴趣,特别对“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高度认同,他表示这也是渥太华学区一直致力于追求的目标。
琴音启幕话融合
活动伊始,九年级学生卢思学以钢琴独奏惊艳亮相,演奏《山歌好比春江水》和《肖邦降E大调夜曲》两首曲子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为交流活动拉开了序幕。(9、11、12、13)
随后,渥太华—卡尔顿公立教育局副局长Peter Symmonds和成华区教育局副局长梁经和分别为本次活动致辞。
Peter Symmonds副局长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本次中加融合教育交流活动的热切期待和重视。他强调了通过分享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教育者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彼此,共同寻求理想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了双方学区、教育局间共同学习目标的一致性,以及关注孩子们身心健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最后,Peter Symmonds副局长对今天的中加融合教育交流活动寄予了厚望,希望双方在这一天中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为未来的教育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成华区教育局副局长梁经和在欢迎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加拿大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成华区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办学体系。他强调,教育对残障儿童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促进其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课堂观摩展风采
接下来,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李为苇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教育戏剧课《熊猫馆里的音符》。她巧妙地将音符与熊猫元素相结合,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戏剧体验。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体验到教育戏剧的魅力。
交流分享互借鉴
近年来,成华特校以特殊儿童为中心,大胆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刘小龙校长做了题为《高质量教育背景下成华特校的办学思考与实践》的分享交流,结合多年的办学经验和生动真实的教育故事,他从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实践探索以及育人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享,生动地描绘出成华特校近年来高质量发展、内涵发展的立体画卷。
同时,刘小龙校长还强调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融合教育,是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种理念,也是一个过程;不是物理变化,你是你,我还是我,而是化学变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是特殊孩子融入普通孩子,也需要普通孩子融入特殊孩子之中,相互交融,同生共长。
教育因互鉴而丰富,学校因交流而发展。渥太华-卡尔顿教育局特殊学校校长黛博拉·里昂做了《创建新型融合教育社区环境——以渥太华-卡尔顿教育局经验为例》专题分享,向大家介绍了以渥太华-卡尔顿教育局创建融合教育社区环境的经验,丰富了与会人员对融合教育的认识。
下午的中加融合教育讨论在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氛围中继续推进。与会者们围绕特殊教育的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了融合教育的理念、实践与发展方向。
渥太华-卡尔顿教育局杰出校长薇薇安·贝斯特以《支持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的策略》为题,介绍了结构化教学、视觉提示、社会故事以及不可思议的五点量表和情绪图谱等融合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工具,并阐述了如何利用方法和工具帮助特殊孩子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以及促进情绪管理和沟通。薇薇安的分享为与会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随后,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副校长覃佳利分享了《基于培智课标的IEP智能支持平台的实践探索》。她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研发背景、功能特点以及应用成效等,并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该平台的成功实践为特教学校科学推进国家培智课程实施提供了新路径,也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圆桌论坛闪智慧
在交流活动的最后环节,中加双方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围绕“融合共生·普惠发展”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博士、副教授吴春艳担任主持人,渥太华-卡尔顿教育局杰出校长薇薇安·贝斯特,成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小龙,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唐皓、蓉城小学校长曾宝兴及双林小学德育处副主任、资源教师蒲鑫明共同参与。
各位嘉宾就融合教育的理念、实践与发展趋势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刘小龙校长阐述了“融合共生·普惠发展”的内涵,他从优化顶层设计、纵向功能拓展、横向项目推进、综合督导评价等方面分享了成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功能作用发挥,促进区域融合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每一名特需儿童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薇薇安·贝斯特分享了渥太华—卡尔顿公立教育局在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包括多层次培训、学校与省级支持及多元化培训机会等。
唐皓副院长提出“人人都是融合教育参与者”理念,并介绍了成华区通过观影感悟、特校跟岗体验等泛在培养方式,为教师注入融合教育理念,推动区域融合教育向纵深发展。
曾宝兴校长分享对融合共生、普惠发展的认识理解,介绍了蓉城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坊支持体系建设,交流了融合教育工作坊在文化建构、机制建设、师资融合、资源融合等方面实践探索,推动区域融合教育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
双林小学德育处副主任、资源教师蒲鑫明分享了作为资源教师在融合教育中的具体做法,包括深入了解孩子需求、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运用多种教学优势和技术工具、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鼓励家长支持、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强调学校和老师的角色,包括文化打造和终身成长的心态等,为特需儿童提供更好的融合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最后,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吴春艳教授强调了资源教师在融合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融合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展望未来绘新篇
交流圆满落幕,活动不仅增进了中加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更为融合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融合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加双方交流只有零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展望未来,中加双方将继续加强在融合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帮助每一个儿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
文字:鞠欣 图片:陈欣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