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交明月,夏去秋来迎新颜。为认真践行“教育家精神”,帮助新进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站稳讲台,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展现优秀青年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与教学风采,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和教育康复质量提升。2024年10-11月,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2024秋季青年教师展示课和新教师见面课活动,参与授课的教师共计13人,其中优秀青年教师3人,新教师10人。
摩拳擦掌,用心备课铸精彩
课前准备阶段,每位老师都倾心投入。在问题设置上,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欲望。教案设计是重点,老师们反复斟酌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等环节,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与实用性,对教学步骤和活动精心策划,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课件制作也不马虎,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课件,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对图片、文字、动画、音频等细节反复推敲。同时,老师们积极借助学科教研组力量,虚心向带教师傅和同学科教师请教,分享教学思路与困惑,听取建议和意见,在交流讨论中反思教学,汲取经验智慧,力求精益求精。
精研课堂,青年教师展实力
青年教师们仰仗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对特殊教育事业的热忱,在课堂教学舞台上展现出令人钦佩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
吴宏宇老师引领我们走进职高的家政服务课堂——《蔬菜粗加工》。课堂以学生妈妈在厨房择菜的视频导入,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随后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空心菜、生菜、豆角等蔬菜,将其分为荚果类和籽粒类,之后逐一讲解择菜方法。练习阶段采用分组形式练习择各种蔬菜,最后以任务单形式进行评价,别出心裁。
周佳丽老师执教的是生活语文《好吃的水果》一课,以摸盲盒活动开启课堂,成功吸引学生兴趣。课堂环节紧密衔接,合理有序。通过多样教具,如小猴子摘桃子、摘水果等帮助学生熟悉生字,课堂气氛热烈。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个别化差异,在教具设置和问题提出方面契合学情。最后练习阶段将水果店引入课堂,真正实现了让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活学活用知识。
刘沁老师执教的是培智班唱游与律动的《哦,十分钟》一课,课程以神秘人物猪猪侠引领学生进入闯关天地,在节奏学习环节,采用班级学生的活动日常作为素材,紧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歌词学习中,充分考虑个别化差异,通过分组形式完成任务;最后的合唱表演,让同学们自主邀请组队,并使用乐器,现场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度极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美妙的音乐盛宴。
初露锋芒,新教师显活力
新教师们满怀着对特殊教育的憧憬与激情,踏入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领域,在课堂中迅速崭露头角,展现出独特的教学魅力与专业潜力。
遨游于语文的天地,龙小霞老师执教的生活语文中的《水培绿萝》一课,她以 AI 人物发布任务招聘园艺师的方式开启课堂。随后,分步骤形象地分解了水培绿萝的步骤,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做一做。最后,通过差异化的作业单检验学习成果。整堂课环节衔接紧密,充分展现了语文课堂的独特风采。
走进数学课堂,彭婷婷老师执教的是生活数学中的《比大小》一课,以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作为导入,又将生活中的苹果、树叶等作为素材进行大小的比较,真正做到了培智课堂的生活化。
李淑琰老师执教的是生活数学中的《认识10》一课,课堂以呜呜的小火车作为启航,用铅笔和鸡蛋来认识数字10的外形,形象生动;在点数中引入了帮助佩奇这一主线,让学生们在日常副食的点数操作中完成了学习,寓教于乐。
竖起耳朵聆听美妙的音乐,潘雨韩老师执教的是《变身小动物》一课,通过设置进入动物园的场景来进入课堂,让学生学习动物的叫声完成了节奏的掌握和练习,之后通过韵律多变的音乐给了学生充分的表演空间,真正将学生视为了学习的主体。
来到美术的课堂上,张月老师带来了《绵羊的新衣》一课,整体贯穿给绵羊做新衣服为主线,使用常见的纸巾作为素材,利用视频和示范讲解生动地呈现了四个步骤:撕、搓、涂、粘,学生们在动手中达成了课堂任务。
徐丹老师执教的是《美妙的薯条》一课,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方式引导学生们认识薯条的颜色和形状,再让学生使用粘土为材料分组制作美味的薯条,最后呈现薯条展示会,进行作品的比较和点评,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和动手的积极性。
唐子壹老师执教的是《面具》一课,以变化的川剧作为导入,之后展示多种面具让学生充分认识其外观、特点,再通过具象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学习面具制作步骤,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自己的面具,并在完成后于课堂中进行巡回展演,课堂气氛热烈。
张金健老师执教的是《投篮》一课,以标志桶作为教具设置举手、弯腰换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分解了投篮动作,多种练习帮助学生进行先行练习,并充分照顾学生学情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练习和投篮,处处体现个别化和分层教学。
周柯沁老师执教的是《立定跳远》一课,以慢跑和健身操让学生进行热身活动,之后通过小青蛙动作的学习分步骤完成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教学,最后通过跳荷叶活动进行练习,课堂趣味十足。
邱杰老师执教的是《投掷沙包》一课,以生动的挂图吸引学生的眼球,之后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动作学习,再通过接力比赛检验学习成果,活动丰富多样。
交流研讨,共促教学成长
课后的研讨交流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反思教学过程、分享教学经验与共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平台。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学校领导带头点评青年教师的展示课,让课堂在这里延伸发展,之后教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场研讨气氛热烈。
在新教师的课后研讨中,学校领导组织多位观课教师对课堂进行点评与讨论,针对新教师教学教学目标不清晰、重点把握不准的问题给出了建议,也对新教师的课堂亮点给予充分肯定。正值甘肃嘉峪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教同仁到校跟岗交流,他们也参与到了部分新教师的观课与评课活动中,一方面高度认可了新教师授课的基本素养,又对教学环节设计、教具布置给出了独到的见解,让新教师们受益颇多。
学之勤则思愈敏,思之切则学愈精。此次活动不仅为新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宝贵机会,也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更为新老教师之间的传承与创新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通过本次活动,青年教师和新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在交流研讨中汲取了智慧,在反思总结中明确了方向,进一步增强了他们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未来,成华特校人将携手并肩,砥砺前行,持续不断地学习与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努力为特殊学生提供更为优质、高效且个性化的教育支持与服务。
文字:李淑琰
图片:廖芳、陈欣媛